close
子女教育問題歷來受人關注,
市面上有各種專門的書籍、光碟,還有眾多有關的協會、交流會等,
不否認這些東西的特殊作用,但由於個體的差異很大,沒有完全理想化的現實存在。
其實,教育好子女並非依靠太多的高深理論,和自身辦不到的“經驗”,
僅需掌握兩點最基本最簡便的方法就行。
第一點應做到寬嚴有度。
寬,主要是在子女的生活方面,儘可能給予周到的照顧,
但也不能遷就子女,不切實際的過高過多的要求。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呵護是自己的天職,
滿足其吃穿和上學等,成長過程的基本需要是應當的,
如果子女想得到什麼,就不加甄別地迎合、甚至不顧自身條件“上天摘月”的話,
就會助長子女的驕橫、奢侈等不良習氣,不利其人格品行的培養。
嚴,主要是在子女的品行教育方面必須從嚴,嚴要求嚴監管,糾正缺點錯誤毫不含糊,
自懂事開始,直至達到法定的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年齡,
強調不做一點損人利己的事,以期長大後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當然,嚴的前提是必須講究策略,不可動不動就訓斥打罵,
應根據不同年齡和個性的發展情況,將說服教育貫穿、滲透到日常生活,
相應的環節和細小事務裏,平等交流,以理服人。
對於子女不違背做人宗旨基礎上的個性,父母應留給一定的釋放空間,
千萬不可機械的限制,一點個性都沒有的人同樣成就不了事業。
第二點應堅持言傳身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俗話雖不算絕對真理,
但卻著實闡明了父母言傳身教,對子女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的深刻道理。
一個人道德觀的形成,父母影響是一大決定因素,此外才是外界環境的影響。
所以,在子女牙牙學語之初不教髒話,父母遠離不良嗜好,就是言傳身教的具體表現。
現實中不少父母,習慣埋怨子女學習不努力、表現不優秀,
卻對自己的劣行不在意,無形中結出了有形的惡果。
要知道品行端正的子女,最先來自於父母潛移默化的正確引導,言傳身教的作用不可低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儘管有天龍地龍、金鳳銀鳳之分,
但是起碼希望都能成為,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家庭的龍或鳳,
寬嚴有度、言傳身教應當作為子女教育的成功捷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