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然”是人生的境界,是超越自我的一種超然,'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如是說,'拿得起、放得下’,俗語如是說。總之,話好說,現實中真正做到位卻不是易事。


 


 


有人天生豁達些,稍加磨練即領悟到一個較高的境界,有的心性狹隘些,但心性向善通過不斷的修煉也會有長足進步。天生豁達的咱不論,本文只論與自己差不多一樣的普通心性,通過學習磨練的切身感受。


 


 


 


一、“失之坦然”是心態,不是不上進和放棄*


 


 人生活在物質世界,有需求、有欲望,正當的欲望為人所提倡,如果目標很高通常稱之為志向。欲望得不到滿足,志向得不到實現,尤其是非常想要並經過一番努力而失敗的,失落感尤其重,記得小時候評書裡說就好像萬丈高樓一腳踩空,揚子江心斷攬崩舟。


 


 


 


*當年覺得調詞很押韻,成年後失意之時再也沒有覺得這兩句話念起來那麼瀟灑,失意時無法用語言描述清楚的。失之坦然就體現在此時的素質上。第一次失戀於是乎左手一支煙,右手一瓶酒,對著鏡子看著自己的樣子喝,現在想起來很好玩,可當年真是不好玩。


 


 


 


 *這時候有朋友、有教你解脫的書最重要,可重要歸重要,一方面覺得應當理智超脫,一方面又是難以割捨的放不下,這就是我們普通人。


 


 


 *後來我總結還要靠心智模式,心智不開,朋友怎麼勸,書怎麼看都沒用,最關鍵的是自己真正有所悟,境界才能有所提高。我給愛情下的定義就是帶著感情的欲望,呵呵,人一動感情的確更難放下,能放得下的就剩下純潔的感情了。這時的人就無私了,真愛就是為了對方的幸福。


 


 


 


 *然而對待工作和事業上的磨難,似乎又有所區別,《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前幾年火的一塌糊塗,朋友看了後就一個感受,這純粹扯的未免太厲害。這是老闆愚民之策,愚化職工的煙幕彈,屬於我的乳酪被人奪去了,我還要超脫不在乎去尋找別的乳酪,甘心做奴僕甘心被無情的剝削,還有天理沒有?這時的失之坦然是心態,又不僅僅是心態。


 


 


 


 *不要著急上火是對的,不因氣憤失智是對的,但要敢於抗爭,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天行健,君子不可不自強不息,不放棄、不拋棄,誰能笑到最後誰就笑的最好。所以我覺得坦然說的是心態,不是行為。放棄之坦然,不放棄也坦然。


 


 


 


二、“得之淡然”是境界,不是不重視和不爭*


 


 我覺得淡然首先說的是理智,沒有理智無法淡然。沒有理智的淡然應該也有,但那基本是啊Q,就和豬偷吃菜園被打走,拐過牆角就淡然了差不多。現實中的所得我看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得之對他人沒有損失,這樣的所得忘乎所以似乎還不至於招災禍,然而世間的資源是有限的,人的需求是無限的,很難找到你得到而他人不想得到的東西。


 


 


 


*淡然處之,保持清醒頭腦是得之的基本條件,忘乎所以必然所持不長久。


 


 


 *所以淡然是境界,不是不重視,相反應當相當的重視,“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長大才能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記得這是兒時在學校玩經常聽老師教導大哥哥姐姐的詞,等我們上學了就聽不到了,現在看這裡面有道理,得之要淡然,但也要珍惜。


 


 


 


*(說說朋友的趣事)---


 


 記得她剛上班時一次參加單位書法比賽,得了個末等獎——雙人床全套行頭,她心想(姥姥的我)還沒結婚呢,怎麼給了這麼個獎品,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很喜歡,哈哈,同班組一大哥說我剛結婚可沒有這樣全套的,賣給我吧,說完掏出5000元錢(市場價大約8000),當時我心頭一窄就接過了錢,過後很後悔,當時為什麼就不能送給他?


 


 


 


 *心底狹窄沒有淡然,5000元怎值彼此哥們同事一場?陷入深責之中,第二天花掉它買來瓜子水果大家享用,多少平慰一下自己內疚的心情。


 


 


*心底無私天地寬,寫文章經常掉這樣的詩句,但要自己真正做到天地寬,還真需要錘煉。淡然所得之利,珍惜所得之用。君子于財淡然取之,用之有方才能成就境界。


 


 


 *胡雪岩500兩銀子送掉了自己的飯碗,卻成就了一段佳話和日後的輝煌。秋瑾撒出去自己留學日本的全部學費,卻感動很多志士願意為她出錢。失之得之皆淡然之功。


 


 


 *現在朋友經常教育兒子不要只滿足記住幾個好詞格言,要深刻領悟學以致用,吾輩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全然緣于沒有那份淡然的境界。


 


 


 


三、“爭之必然”是心志,不是放不下和狹隘*


 


 *爭取該爭取的東西,辦可辦成的事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必然就是可行性研究,爭取把可行的事情辦成,或者說可行性大於風險的事情。感覺對必然的理解是關鍵,生活中普通人常常把自我心想視為必然,同一件事情,大家想的不一樣,於是爭執、矛盾、不愉快就產生了。


 


 


 


 *中國的文字獄差不多也源于此?清風不識字啊,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解讀來給你的思想作定義。猜忌源于主觀主義,拋棄了主觀主義的才是符合客觀的邏輯分析推理。


 


 


 *幾乎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環節有問題,所以知識可以積累,但做事的水準有高有低,全在運用時的心智是否健全健康。


 


 


 *然而令人困惑的可行性到底可不可靠,毛澤東的小米加步槍如何做其可行性研討,抗美援朝如何做可研?王永慶進軍塑膠行業也是這種情況,他們都是把看起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辦成了。


 


 


*看來必然中還包括主觀能動性的成分,要不然毛澤東老人家怎麼在後來把人定勝天推到了歷史的極限?看來只有用成功來衡量過程是否是必然了。


 


 


*說這些波瀾壯闊的事情似乎與我們的生活風馬牛了,還是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心志得以實現似乎少有天上掉下個餡餅,要靠我們努力爭取,到底是堅持還是明智放棄?似乎都有案例做充分的說明,有的堅持到底成功了,有的則浪費了青春,似乎有更多的因素左右著人的命運。


 


 


*曾國藩說你就是才高八斗也要讓一半給老天,看來機遇是客觀存在的,準確把握時勢是決定取捨的門戶,該爭取的就要爭取,該放棄的就不能放不下。只能這麼籠統的說說漂亮話了,臨時決斷,存乎一心。


 


 


 


四、“順其自然”是智慧,不是無作為和退讓*


 


 “順其自然” 用岳飛的話說是“不可躐等、不可爭遽”,過和不及都不是順其自然了,躐等和爭遽就是遲緩和冒進,應當按照正常的努力步子走,功到自然成,所以我所悟的順其自然不是無作為,順水行舟,走到哪算哪,遇到什麼接受什麼。也不是不積極努力,退出競爭舞臺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不做過分的努力,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說屬於自然科學範疇的事情,完全不加以人的影響,沿順自然規律的軌跡還相當有道理,但作為社會科學,就很難說清楚了,很多事情如逆水行舟,順其自然就南轅北轍被沖到下游去了。看來道理都有它的適用範疇和適用時機,時間地點條件不對,理論就不對。


 


 


 


*所以我覺得沒有智慧的順其自然就成了隨波逐流,有了智慧的順其自然就是庖丁解牛。智慧告訴劉伯承什麼時候 “狹路相逢勇者勝”,什麼時候不動刀兵,順勢解放雲南。鬼穀子雲:“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苞以德就是順其自然,施以力就是逆流而上。


 


 


 


*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男人追求女人,要注意女人的情感,要順著感情的發展規律,最後如膠似漆。而女人主動追求男人,就需要勇氣,需要打破被動的心理,女人主動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比如有人說要想征服男人的心,得先征服男人的胃,這得做多少好菜啊,不容易啊,看著好像說的是這麼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愛生活 的頭像
    美麗愛生活

    c1958428的部落格

    美麗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