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拒絕腸病毒,聰明有方法!



媽咪寶貝 4 NO.142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
 
根據統計,每年腸病毒的疫情自3月下旬開始攀升,56月達到高峰後緩慢下降,直至9月份開學時再掀起另一波流行。或許是因為腸病毒的重症病患偶有死亡案例,所以家長們一聽聞腸病毒的大名,總是變得戰戰兢兢、如臨大敵。對於討厭的腸病毒,你真的了解全部嗎?有沒有任何小撇步,可以幫助抵禦疾病的侵襲呢?



QA 腸病毒迷思隨堂考



Q1 「腸病毒」名稱中有個「腸」字,所以這個疾病一定和腸胃不適有關!



AnsNo



感染腸病毒造成的症狀可以歸因於「病毒的種類」和「感染者對病毒的反應」這兩大原因。病毒共有六十多型,種類眾多且造成的症狀不盡相同,而且即便染上同一型腸病毒,每個人顯現的症狀也不見得一樣,經過釐清後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會引起腸胃不適的腸病毒其實不多。



腸病毒之所以稱為「腸」病毒,這是因為感染途徑會經由腸胃道進入人體──腸病毒的特色在於不具有外套膜,所以進到胃中不會被胃酸消滅,能繼續存活再向下行走到小腸,跑進血液裡再流竄至身體某些部位繁殖進而產生症狀,並非這個疾病本身會引起腸胃道不適。所以當小朋友出現拉肚子、嘔吐等症狀,大部份和腸病毒是沒有關連性的喔!



Q2 寶寶的嘴唇四周有好多顆的小水皰,該不會是得了腸病毒吧?



AnsNo



感染腸病毒顯現的症狀非常多,「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我們常見的症狀之一,另外,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當中的「口」,其症狀也和泡疹性咽峽炎非常類似,因此,嘴巴出現潰瘍破洞常被大家拿來當作罹患腸病毒的一個指標。



泡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水泡或潰瘍多生長在口腔黏膜,位置接近後咽(咽喉的深處),如果僅是單純將孩子的嘴唇翻下並不容易察覺到,不過如果腸病毒病程已經進展到第23天,泡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仍有可能蔓延到舌頭或是上顎的位置。口腔內的破洞是否為腸病毒需要醫師的診斷,不過如果只是單純長在嘴唇四周的皮膚上,多半是皰疹病毒引起的皰疹而非腸病毒!



Q3 腸病毒很可能會致命,一定要趕緊住院治療才行。



AnsNo



或許是因為新聞報導偶有孩童染上腸病毒重症死亡的案例,再加上較易演變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今年有流行的可能,所以家長不免比以往還要更緊張一些。事實上,感染腸病毒顯現的症狀通常類似感冒,偶爾會引起泡疹性咽峽炎等較特殊的臨床表現,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治療腸病毒並沒有特效藥,輕症住院不會提早痊癒,而感染初期醫生和家長都無法分辨孩子有無演變成重症的可能,所以除非孩子已出現重症癥兆或有不肯喝水的脫水跡象,才有住院治療的必要。至於前面提及較易演變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1歲以下幼童的重症機率約千分之33歲以下的重症機率約千分之1.5,換言之需要住院的孩子並不多,家長無需過於緊張。



孕媽咪得腸病毒,會不會影響寶寶?



倘若孕媽咪感染到腸病毒,原則上不會因此影響到寶寶的健康,雖然兒童健康手冊中提及,新生兒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到母親的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也有可能感染,不過這樣的案例實屬少數,孕媽咪不必過度憂心。如果孕媽咪產前有疑似腸病毒感染的症狀,產後接觸嬰兒前後要多加強雙手的清潔,戴上口罩避免飛沫傳染,並且對寶寶的身體狀況多加留意觀察。



了解腸病毒大小事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



腸病毒以腸胃道(糞口傳染或食物飲水汙染)與呼吸道(飛沫、咳嗽、噴嚏)為主要傳染途徑,常見的情形有:小朋友換尿布或排便後未將雙手洗淨、病童的飛沫噴嚏傳染、病童手上沾了口水摸到門把,之後健康的孩子再碰觸門把亦可能得病,或者接觸到病童的皮膚水泡液體受到感染等等,不管是直接或間接,腸病毒傳染途徑廣泛,是四伏在孩子身邊的無形危機。



腸病毒的潛伏期約35天,但在發病前數天即有傳染力,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所以醫師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至少休養一週不要外出,患者會持續釋出病毒,但隨著時間越長咽喉的病毒量逐漸降低,可能的傳染時間長達812週之久。



有沒有好發年紀?



如果你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得到腸病毒,這個觀念恐怕有待更新了,因為不管是小朋友、成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全部都有得到腸病毒的可能,只是隨著年齡增長,腸病毒的症狀會越來越輕微。以年齡層分析,5歲以下幼童佔所有重症病例約90%的比例,至於成年人得病,因為抵抗力佳症狀輕微,通常只表現出類似感冒喉嚨痛的症狀而已。



腸病毒常見症狀



「勤洗手」是最棒的預防方法



臨床上腸病毒可能引起多種疾病,但大多數症狀類似一般感冒,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急性心肌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等,其中又以「泡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最為大家所熟知:



1)泡疹性咽峽炎:



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約4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會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



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孩子可能因口腔潰瘍的不適無法進食,病程約為710天。



一般來說,腸病毒引起的發燒約34天會退燒,但是手口足的症狀會持續一到兩週之久後逐漸康復。另外,罹患腸病毒71型引發腦炎、肢體麻痺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機率偏高,照顧者必須特別留意。目前腸病毒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唯有「勤洗手」是最棒的預防方法。



腸病毒重症4跡象



小標:跡象1》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發燒會影響孩子的活力,所以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神為判斷標準,當孩子體溫正常卻出現嗜睡、活力不佳、意識不清、手腳無力的現象,除了一直想睡覺外,病童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原來活潑的小孩變得安静不想動。



小標:跡象2》肌躍型抽搐



病童睡眠時突然出現類似無故受驚嚇或突然間的全身肌肉收縮,甚至隨著病情加重在清醒時也出現肌躍型抽搐。另外,病童也可能因肌躍型抽搐的症狀而變得無法入眠。



小標:跡象3》持續嘔吐



嘔吐可能為腦壓上升的表現症狀之一,嘔吐次數越多越要注意,尤其當孩子不但嘔吐更伴隨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嘔吐而無腹痛、腹瀉等腸胃炎症狀時,照顧者都應該格外留心。



小標:跡象4》心跳加快或呼吸急促



孩子安靜且體溫正常,心跳每分鐘120次以上或呼吸急促。



上述的4大跡象中只需具備一個,感染腸病毒的孩子就有演變成重症的可能,也不排除有住院的必要。另外黃瑽寧醫師提醒,年幼的孩子倘若不吃不喝不小便,只要兩天就會有脫水的危險,所以生病期間家長也要多加留意孩子的飲食狀況喔!



肌躍型抽搐與發燒畏寒的不同?



當小朋友發高燒時,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出現手腳冰冷、畏寒顫抖的現象,這是因為體溫調節的中樞被重新設定,所以孩子感覺寒冷而顫抖,但如果是肌躍型的抽搐,會在睡覺時出現突發性的全身肌肉收縮,兩者略有不同!



居家照護6撇步



1)多喝水:



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可以加速痊癒,多喝水、多休息就是抵禦腸病毒最佳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發揮抵抗力、快快趕走腸病毒。



2)冰涼的食物:



當孩子染上腸病毒的時候,因為咽喉潰瘍的疼痛而不吃不喝也著實讓爸媽頭痛,建議此時可以多給予孩子冰涼的飲食,比方說冰淇淋、布丁、冰牛奶、冰果汁,藉由冰涼感降低孩子的不適。



3)居家休息與隔離:



讓孩子在家休息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一方面讓孩子經由充分休息恢復體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傳染給他人的機率。



4)小心處理排泄物:



糞口傳染是腸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之一,所以要讓孩子養成大小便後務必使用肥皂清潔雙手的好習慣,另外,照顧者也要將寶寶的尿布緊密包好後再丟棄,降低病毒散播的可能。



5)留意重症4大跡象:



自孩子感染腸病毒出現症狀後的7天內,照顧者要多觀察孩子有無出現演變成重症的癥兆,掌握治療疾病的黃金時間、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6)家有一個以上的孩子感染:



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家長要特別小心注意病情發展,因為第二個病患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也可能更上一層。



5步驟,洗手有方法!



既然腸病毒沒有外套膜不怕胃酸,同樣的觀念延伸,酒精和部份化學藥物也無法破壞腸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這些不具外套膜的病毒結構,但是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在清潔消毒前要選擇合適的清潔用品,才可以發揮最佳的效果。



乖乖洗手訣竅大公開



想讓雙手清潔溜溜,這可不是抹上肥皂泡沫然後隨便搓個幾下就可以應付了事的,為了教育大家有正確的洗手觀念並做到確實清潔,疾病管制局大力推行「濕搓沖捧擦」與「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口訣,爸爸媽媽也可以帶著小寶貝,跟著步驟一起動動手!



步驟1──濕:



打開水龍頭把手掌、手指、手腕充分淋濕並抹上肥皂或洗手液。



步驟2──搓:



以肥皂或洗手液起泡後,將手心、手背、指縫搓揉20秒。黃瑽寧醫師說明,「搓」的步驟是洗手口訣最重要的一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進行「內外夾弓大立腕」徹底清潔雙手:



1.內:雙手掌心對掌心相互搓揉。



2.外:手掌對手背繼續搓揉,把左右手的手背也清洗乾淨。



3.夾:十指交叉搓揉指間夾縫。



4.弓:將手心與手指背之間相互搓揉。



5.大:繼續幫大拇指按摩按摩,虎口的位置也別漏掉。



6.立:避免病菌藏在指甲縫隙間,將手指立起來對著掌心搓洗。



7.腕:最後也別忘記沖洗手腕,做完全的清潔。



步驟3──沖:



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步驟4──捧:



捧水沖洗水龍頭後關閉水龍頭。



步驟5──擦:



用乾淨的紙巾將手擦乾或用烘乾機將手烘乾。



洗完手一定要擦乾



根據研究統計,洗完手後如果只是甩甩雙手而沒有仔細擦乾,病菌仍會再度附著在手上,讓洗手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使用紙巾擦乾是最好的方式,不過現在都提倡環保,所以攜帶一條小毛巾或手帕專門拿來擦手也是不錯的作法,比使用公用毛巾更來得衛生乾淨。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雙手洗淨後不要直接用手關水龍頭,可以用紙巾或毛巾包覆水龍頭再關閉,可以避免雙手被二次汙染唷!在這裡也要順道提醒,雖然年紀小的孩子鮮少外出,病菌仍然有可能被家長由外帶進家門,所以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清潔雙手再和孩子接觸,確實做好個人衛生。



攜帶一條小毛巾或手帕專門拿來擦手



環境+用品的清潔消毒法



1)居家環境: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6%)約1520c.c.,倒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混合均勻後重點擦拭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常接觸的物體表面,並將清潔完畢的物體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2)衣物床單棉被:



不必刻意消毒,清洗後在陽光下曝曬風乾即可。



3)奶瓶奶嘴玩具等用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愛生活 的頭像
    美麗愛生活

    c1958428的部落格

    美麗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