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
四十年前我做嬰兒實驗時,
我的老師傳授我們使嬰兒不哭的秘訣,
他說:微笑是國際語言,是一切溝通的基本,
包括跟動物的溝通在內,
當你板著面孔快速的接近你的寵物時,牠會逃走。
受虐兒對人面孔的表情尤其敏感,
他們在偵察憤怒的表情上比一般人快了千分之廿秒。
你看待別人的方式反映你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說微笑才會得到好的實驗結果,
用蜜糖抓到的蒼蠅比較多。
老師的話最近被證實了,
桃園航警局副局長來信告訴我,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
二四○個機場的安全檢查比賽中,他們拿到第一名,
打敗了日本的名古屋和韓國的仁川。
我看了非常高興,
想不到一點點的鼓勵可以產生這麼大的效應。
原來有一次我出國,在經過安檢時,
看到前面的旅客行色匆匆,
忘記把已經通過X光機的外套拿走。
旁邊的航警很快就發現了這件夾克,就大聲的問:
「誰的外套忘了拿?」連問數聲都沒有人應時,
他馬上拿起「大聲公」開始廣播。
那時我已在排隊準備通關,
聽到他的廣播又看到物主絲毫沒反應
(大概太全神貫注在等通關了),
忍不住上前去拍拍那個人的肩膀說:
「那不是你的夾克嗎?」
那人才彷彿大夢初醒,前去把夾克拿回來。
這雖然是小事,我卻對航警的熱心非常感動,
這不是他分內之事,
他的責任只是站在檢查站旁監督旅客過關,
但是他額外多做一點,
舉手之勞就使那位旅客下了飛機免去受凍之苦,
這才是服務的真諦。
因此回國後,
在聯合報名人堂上把這件事寫了出來。
當時桃園機場正因建築老舊會漏雨、
裡面的食物又太貴被立法委員叮得滿頭包,
短短一篇讚美的文章鼓舞了士氣。
當士氣被提升起來後,
航警值班時更有笑容,服務也更親切,
正回饋的結果使他們拿到了安檢第一名,
這消息令人高興也令人感嘆。
不知為何,中國人總是吝於給別人掌聲。
有研究發現,在一般的家庭中,
小孩子每接受十句的負面評語,
才會有一句是正面的,
學校中,責罵和讚美的比例則是七比一,
難怪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總是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因為我們大人不停的灌輸這個訊息到他腦海中。
「親子天下」曾做過一個調查,
父母對孩子說話中,頻率最高的一句是
「快去念書、快去寫功課」,
父母只在乎孩子分數,不在乎他的感受。
漫畫家幾米說得好,
當風可以這麼溫柔的對樹說話時,
為什麼父母總是學不會溫柔的對孩子說話?
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說:
「如果你手上僅有的工具是鎚子,
那麼你會把所有東西看成釘子」。
其實好人也有做不對事情的時候,
壞人偶爾也做些好事,相信別人最好的一面,
常會激發出他最好的表現,
柏拉圖說:
「善行給我們自己力量,也激發別人行善」。
我們何不在看到好的行為時,嘴張開來讚美他,
手伸出來拍拍掌多鼓勵一下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2011/04/20 聯合報】@ http://udn.com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