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臨床上,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憂鬱症的罹患機率也較一般非糖尿病患者來得高。最近由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發現若是患者血糖控制理想,那麼其憂鬱症狀也會隨之改善。血糖控制不佳,憂鬱症控制效果也差,服藥順從性也一定不好,研究人員透過隨機取樣,找到同時接受兩種治療的患者,追蹤他們12週的治療變化,60.9%的患者他們接受整合治療後血糖控制獲得明顯改善,跟其他35.7%,只有接受一般照護的患者相比,憂鬱症緩解的比例分別呈現是58.7%跟30.7%的差別,換句話說,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憂鬱症改善的比例較高。研究詳細內容可以參閱:


H. R. Bogner, K. H. Morales, H. F. de Vries, A. R. Cappola.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Depression Treatment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2012; 10 (1): 15 DOI: 10.1370/afm.1344


以功能性醫學來說,胰島素功能穩不穩定,與精神狀況有很大的關係,以下我謹摘錄《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部分內容給大家參考:


超過一億的美國人苦於所謂胰島素抗性的症狀,這對每個人所造成的影響各異,症狀也不盡相同,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沮喪、失智症、疲倦、體重增加、心臟疾病與癌症。


 


大部分有胰島素抗性的人,腹部都有過量脂肪。(看看自己的腰臀比,這是肚臍四周與臀部四周的比率。如果大於0.8,就可能有胰島素抗性的傾向)


胰島素抗性是不管高矮胖瘦的。


雖然腰臀比是個良好的指標,但是唯一確定的方式是做胰島素反應測試。這是測量空腹血糖以及胰島素含量,在喝下75公克的糖水之後12小時,再測量一次。一般的醫生就可以進行這項測試。


糖尿病患者的沮喪情況非常普遍,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是一份針對年輕男性的芬蘭研究,發現胰島素抗性最嚴重的人,陷入重度沮喪的風險幾乎高達37


 


我有一名患者本身是醫生,有病態的肥胖問題,嘗試過各種減重的方式,從液態飲食到胃繞道手術,全部都失敗了。一直到他的胰島素獲得控制之後,他成功地甩掉了100,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情緒與強烈食慾的轉變。


 


我們經常認為強烈的食欲是屬於心理層面的,但是就像缺乏鐵質的小孩可能會吃泥土一樣,如果我們暴飲暴食,卻又因為太多空虛的熱量而營養不良,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搜尋更多的營養素。


在身體恢復平衡之後,旺盛的食慾幾乎馬上就消失了。引發飢餓感的是荷爾蒙與營養不足。8


 


上述的醫生告訴我,在我們讓他的身體(尤其是胰島素)恢復平衡之後,那是他有生以來,首次不會感覺到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處於飢餓狀態。


 


好消息是如果及早介入治療,可以遏止甚至逆轉從沮喪到失智症的這些問題。


 


一些簡單的飲食改變、做做運動、放鬆一下,以及一些營養補充品,就能完全矯正與逆轉胰島素抗性,以及對身體與大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


 


平衡血糖與改善胰島素抗性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且其效果是相當驚人。大部分的研究顯示只要規律的散步,就足以預防認知的衰退與失智症。9 


近幾十年來科學的進步,提供了相關的工具,讓我們可以預防、遏止、甚至逆轉認知的衰退,以及處理伴隨著血糖與胰島素擺盪的所有情緒障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愛生活 的頭像
    美麗愛生活

    c1958428的部落格

    美麗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