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愈小愈受教,家長或老師若能在看到不當行為的第一時間就予以提醒、糾正,時時機會教育,就是逐步奠定他正確的價值觀……
〈機會教育1〉時時提醒 愈小愈受教 文/李家慧(高雄市)
年初一和家人來到佛陀紀念館,在六度塔內有棵較大的植栽,土面上鋪滿了白卵石,一個年約四、五歲的小妹妹發出的聲響吸引了我的注意。她拿起邊緣的一顆石頭往另一頭擲去,第二顆、第三顆……,待她又要拿起第四顆時,只聽見她爸爸喊著:「妹妹,走了!」對於家長的反應,我頗為訝異!
孩子在公共場合扔擲石頭、發出聲響,常純粹出於好玩,也不會察覺有什麼不對,因此只要家長當下立即出面制止、教導,明確告訴她:「這些石頭是拿來欣賞的,不可以丟喔!」未必需要動怒,孩子也能學到在公共場合該有的規矩和禮儀。然而,這位家長選擇視而不教,只是把孩子叫走,於是下一次她仍然可能這樣做。
記得小學有一次,我和同學在書局看書,安靜的氣氛中,我們嬉笑的音量顯然是不合宜的,但可想而知,當時的我並不以為意,直到一位叔叔過來說了一句:「你們安靜一點好不好?」頓時,笑聲全收斂得無影無蹤。因為被兇,我心裡自然不服,但卻紮紮實實學到了一課。現在回想起來,還得感謝他願意出面教我們何謂公共禮儀。
前陣子,自己班上的孩子排演彩球舞,一位小男生在領到彩球時,又揮又玩的,免不了被同學告狀。後來他的家長告訴我,那天回去後孩子說他很不快樂,因為被老師罵,而他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
缺乏團體秩序觀念的孩子會有那樣的感受,我不意外,我認為重點要擺在家長如何教育他這件事。如果家長能了解個人的快樂必須在有秩序的團體中才能存在,而他的孩子的快樂卻常造成同學的不快及秩序的違規,那麼他就能明確地灌輸合適的觀念:「領到彩球後,就先安靜回到座位上,等老師下一步的指示。」當團體愈有秩序,活動進行的效率也才會高。
孩子愈小愈受教,家長或老師若能在看到不當行為的第一時間就予以提醒、糾正,時時機會教育,就是逐步奠定他正確的價值觀,也等於避免了將來的心力交瘁和無謂的衝突。
〈機會教育2〉不因年紀小 就不講道理 文/Ivy(台中市)
晚上陪著幼稚園大班的兒子一起塗鴉,兒子一邊在紙上塗鴉,一邊指著電視上三個不斷低頭道歉的女星問:「她們怎麼了?」
我告訴他:「因為她們做錯事了,卻又說謊,才會讓大家無法原諒。如果一開始就坦誠做錯了,有悔過之心,那麼也許大家願意再給她們一次機會。」這時,他似乎想起我曾說過做錯事就要承認。只是那時還不太理解承認這兩個字的意思,於是很快的又接著問說:「她們說謊,就是因為不承認嗎?」我回答說:「對。」
曾想過和孩子說些陳腔濫調的大道理,他到底懂不懂。不過我還是告訴自己面對孩子的提問,尤其是對新事物的好奇求知,或是對社會秩序、道德的各種判斷,絕對不可以怠惰不給答案。而隨著兒子上幼稚園後,我知道這些片段累積下來的用心都沒有白費。
當我開車載著兒子時,他常常指著違規的車輛對我說:「媽媽,妳看他不守規則。」這時我的回答總是:「對,他不遵守規則。這樣很危險,而且可能會被處罰。」而身為母親也曾有過被兒子指正的時候,一次在等待左轉的路口,未等左轉燈亮,就跟著前面的車子左轉了,坐在後座的兒子馬上糾正我,我則是心虛的回答說:「對不起,我沒有注意。下次一定會看清楚再走。」
在孩子求知的階段建立凡事守規則進而遵守社會規範,對於往後人格發展也許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另外現代父母可能必須多一道功課,就是教導孩子面對自己所做錯的事,第一步就是勇敢認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12/today-family1.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