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反省是勇敢,改過是智慧 - 戴晨志

 


 

恕己一過,則萬過由此而生,
 

我們常看不見自己的缺失,

 

也經常「擴大別人的缺點,縮小別人的優點」;

 

所以,古經典上說:「傲慢如山」,意指

 

我們常因心中的驕氣傲慢,而看不見危機和自己的不是。

 


 

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已百年,

 

他在物理界的至尊地位,至今無人能敵。

 

愛因斯坦所發表的論文是否絕對正確、毫無錯誤呢?

 

一九三六年,當愛因斯坦的聲譽如日中天時,

 

他曾經寫了一篇「重力波存在嗎?」的文章,

 

投稿給《物理評論》,否定重力波的存在。

 

然而這篇稿子被退稿了,

 

並附上評論,點出了其中錯誤之處。

 

愛因斯坦收到退稿時,火冒三丈,

 

瞧也沒瞧這十頁長的專家評論;

 

不過,事後證明,愛因斯坦的確是錯了。

 

 

這是一件科學界所熟知的公案,

 

當年到底是誰如此大膽,敢說愛因斯坦大師錯了呢?

 

根據最近《知識通訊評論》透露,

 

這個人是當時宇宙論新領域的權威羅伯森。

 

當《物理評論》總編輯將愛因斯坦的稿子送給羅伯森,

 

羅伯森看過之後告訴總編輯,

 

愛因斯坦錯了,因為重力波是確實存在的。

 

於是,總編輯只好硬著頭皮,寫了封信,

 

婉轉告知大師的錯誤,希望他能修正;

 

沒想到愛因斯坦冷冷地回信說:

 

「我把原稿寄給你的刊物發表,

 

並沒有授權你們拿給專家看。

 

我覺得沒有必要回答這位匿名專家的評述,

 

何況他的見解絕對是錯誤的」。

 

不過,後來科學界證明,重力波的確存在,

 

愛因斯坦的文章是錯誤的!

 


 

這個歷史公案給我們一項省思–

 

「誰敢糾正愛因斯坦的錯誤呢?」

 

當一個地位和影響力如日中天,或是權力在握的人,

 

他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是錯誤時,

 

有誰敢去指正他、糾正他呢?

 

當然,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例如有些主管的決定有錯誤時,若無人敢挑戰和反駁,

 

會導致愈做愈錯,最後變成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真的,人真是「當局者迷」,

 

我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迷思和缺點。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需要一個

 

「敢指出我們缺點」的長官、下屬或朋友;

 

古人不也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嗎?

 

同時,勇於認錯,勇敢接受別人的指正,

 

或虛心感謝別人的指正,才不會一錯再錯。

 

蘇格拉底說:「恕己一過,則萬過由此而生。」

 

真的,寬容自己的過錯,則過過相生,後患無窮啊!

 


 

李遠哲博士在領取諾貝爾化學獎時,

 

主持人曾告訴他說:「在化學上,你是頂尖的專家,

 

但請記住,在其他領域上,你並不是!」

 

 

哇,這是多麼發人深省的一句話!

 

我們或許在某方面是優秀的專家,

 

但,其他方面很可能是一無所知呀!

 

所以有人說:「反省是勇敢,改過是智慧!」

 

 

在工作上,人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我們需要一位敢指出我們錯誤的朋友,並真心感謝他!

 

而且,「認錯,是一場和自己的競賽,

 

對手是自己,要征服的也是自己!」

 

人只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教,改正錯誤,

 

就可以征服自己、戰勝自己。

 


 

反敗為勝小講義有一個喝醉的男人,

 

用手機打電話到派出所報案,

 

說他停在路邊的車子遭小偷,車內的配備都被偷光了。

 

「真是他媽的,死小偷,居然把我車上的

 

儀錶板、方向盤、冷氣、衛星導航全都偷光了!」

 

醉漢生氣地對警察說:「天哪,

 

連煞車板、排檔桿、離合器..全都被拔光了!」

 

 

醉漢掛完電話後,沒多久,清醒一下,想一想–

 

「嗯?不對啊!」

 

 

於是他趕緊又打通電話給派出所說:

 

「沒事,沒事,你們不用過來了!」

 

 

「怎麼啦?」警察不解地問。

 

 

「是我..是我自己不小心,坐到後座了!」

 

醉漢打嗝地說。

 

 

哈,這醉漢還不錯,

 

清醒之後,知道是自己錯了,趕快自己認錯。

 

可是,不一定每個人都看得到自己的過錯啊!

 

有時候,我們常看不見自己的過失,

 

也經常「擴大別人的缺失,縮小別人的優點」。

 


 

經典上有句話說:「驕慢如山」,

 

意指我們心中的驕氣傲慢,就像山一樣高,

 

因此看不見身旁週遭的事物、危機,和自己的不是。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

 

「聆聽的能力」,傾聽別人的忠告和建言。

 

 

一個領導人最怕的是,身邊的人全部都是「yes men」。

 

如果,領導人身邊的人都只會說

 

「好聽的話、虛假的話、恭維的話」,

 

他也不願聽反對、批評的聲音,那這個領導人就完了;

 

因為,不好聽的話、正直的話,

 

常是「逆耳的」,也可能是糾正我們錯誤的,

 

但,只有虛心地聽進去,才會對我們有幫助。

 

 

有人說,「好的人才,不能二過!」

 

的確,一個人犯錯,

 

總要給他「犯錯的機會」和「自新的機會」,

 

但好的人才不能二過,

 

因為不聽勸告、不願認錯、不懂趨吉避凶、

 

不知避免重蹈覆轍的人,都會重重跌一大跤,


 

也都要付出極為昂貴的經驗學費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愛生活 的頭像
    美麗愛生活

    c1958428的部落格

    美麗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