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漂亮的女孩同時被兩個家境不同的英俊小夥子看上。在取捨時,女方家庭出了一道難題:用一天的時間,誰先把空蕩蕩的三間房子裝滿,就把女兒嫁給誰。
*結果,一個富家子弟雇了許多人,買了許多糧與物往裡搬,但仍有空隙;另一位青年小夥雖資源不多,卻成竹在胸,到傍晚時分提了一盞油燈進屋去,就讓燈光把整個房子“填”滿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幸福也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就在於看到了幸福生活並不等同于物質堆積如山、財富充塞于室;幸福全靠“實”的還不行,還需要點“虛”的東西。這裡邊,包含了對生活的反思。
*人生在世,總想讓生活過得更舒心些、更體面些、更幸福些。這是人之常情。要達此目標,只靠勤勞之手不夠,還需靠勤勞之腦。
*勤勞之腦,貴在反思。哲人有言,“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反思,是使生活過得好的重要關口。有反思,就會更加理解今日幸福生活如何來之不易;有反思,就會看清追求更好日子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有反思,就會積極探求從夢想到現實的可行路徑;有反思,就會明晰追求幸福的邊界和底線……生活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缺少反思的人難以智慧起來、振作起來,難以在問題與希望並存的生活大道上迅跑。
*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對自我的省思、對責任的感知、對規則的敬畏。馬克思曾經說過:“對不希望把自己當愚民看待的無產階級說來,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獨立感比麵包還要重要”。
*這不是在否定“麵包”的重要性,而是在反思中揭示被物質主義外衣掩蓋了的生活本質。比如,金錢是生活的必需,幸福的要素,但如果把它當作一種“偶像的價值”,幹那種肉中注水、奶中添害之類的缺德違法事情,就不僅是道德血液的貧乏,也是生活價值的迷失。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實質上是提高個人在社會中的發展能力。一個人,不可能自我封閉,更不可能是“外星人”。在家,就有家庭生活;在單位,就有集體生活;到社會,又有社會生活。而這種種生活,就需要有不同的態度與方法去對之、行之。這種對之、行之的態度與方法,關鍵在思想。
*認識錯位,常常導致人際關係失調,難免疙疙瘩瘩、磕磕碰碰,甚至碰出“火花”,心生怨氣,以至牢騷滿腹。這樣的日子,的確難以過好。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也是完善自我的一種能力。人無完人,更不可能朝夕之間盡善盡美。反思,就是瞄準“臻于至善”這個目標不斷前進。總結經驗教訓,感悟生活道理,把握做事規律,從而言之得當,行之得體;分析主觀客觀,通過觀察辨明現實症結,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思之有法,為之有力,不斷增強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在反思中追求幸福生活,說到底,就是辯證思維、和諧生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以理性樂觀的態度,幹好自己的事,種好自己的田,用自己辛勤的努力,抗禦現實的風浪,開拓幸福的航程,即便是“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的平常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心情舒暢。
留言列表